主页
管理咨询
返回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简介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述  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标段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起点位于会展中心南侧海铜东路南侧,终点位于铜元局苏家坝立交。主要工程项目包括**~铜元局区间隧道和**局高架车站两大部分工程。  ⑴**~铜元局区间隧道:起点桩号CK5+872.239,终点桩号CK6+960.866,总长1088.627米。其中:  ①CK5+872.239~CK5+888.239区间,长16米范围内为一既有沟槽,沟槽地面标高低于隧道拱顶约2~3米,沟槽内为杂填土。招标文件设计为明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②CK5+888.239~CK6+458.400区间,长570.161米,为小净距的两个单洞单线隧道,线间距9.7m~13.15m,隧道净距2.514m~5.564m。隧道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  ③CK6+458.400~CK6+920区间,长461.6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衬砌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  ④CK6+920~CK6+930区间,长10米,该段地质条件很好,除表面填土外均为砂岩,且岩层内倾,招标文件设计为明洞结构,采用削竹式洞门。  ⑤CK6+930~CK6+960.866区间,长30.866米,为高架轻轨线路。  ⑵铜元局高架车站:拟建在菜园坝大桥南桥头引桥及匝道桥下,起点桩号为CK6+961.353,终点桩号为CK7+082.022,布置在R=300m的平曲线上,用地呈弧形。车站主体呈南北走向,为“站桥合一”的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站台形式为侧式,上行线有效站台长119.68米,站台最宽为5.75m,最窄为2.52m;下行线有效站台长122.86米,站台最宽为5.43m,最窄为2.595m。该高架车站PC桥墩与车站采用门型刚构整体连结,雨棚采用轻型钢结构。  1.2.2工程建设自然与地质条件  ⑴气象条件:工程建设所在地重庆市,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1mm左右,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22.9mm,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9%,绝对湿度17.7hpa左右。主要风向为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1.3m左右,最大风速为26.1m。  ⑵地形、地貌:区间拟建隧道地貌宏观上属长江南岸侵蚀丘陵斜坡地貌,地势总体趋势南高北低。原始地貌发育向北汇入长江的沟谷,沟谷相对高差30~60m,局部巨厚层砂岩形成高10~30m陡崖。后期人工填土改造活动强烈,地势已大为缓和。目前地面高程236.94~317.40m,最大相对高差约80m。区间拟建高架车站场地地处长江南岸岸坡中上部,原始地貌属河谷侵蚀斜坡沟谷地貌。斜坡总体向北,地势南高北低,高程196m~255m,南侧存在一高约12~21m的崖壁,中部地段呈沟槽形态。目前场地因苏家坝立交工程工程弃土堆填,地势趋于平缓,拟建车站场地高程在214~233m间。  ⑶地层岩性:勘察区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该层土为普通土,土石等级Ⅱ)、残坡积层(该层土为普通土,土石等级Ⅱ)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其中:砂质泥岩层为软石,土石等级Ⅳ;砂岩层为次坚石,土石等级Ⅴ;强风化层岩石层为硬土,土石等级Ⅲ)沉积岩层。  ⑷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场地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呈块状结构。  ⑸水文条件:拟建场地为丘陵斜坡地貌,临近长江河谷岸坡,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表水排泄畅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⑹不良地质现象:本区间隧道段地质条件较好,在拟建路线范围未发现断层、滑坡、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  

专题推荐

  • ·产品线标准化
  • ·桁架钢管相贯线施工工艺
  • ·踢脚线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