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 | ||||||||||||||||
一、农田溶入城市的历史必然性 在农业社会里,城市与乡村具有明显的界限。在公元前3000年初期,苏美尔人的城市乌尔筑起了城墙并在墙外周围挖建壕沟以抵御敌人,在历史上第一次把紧密的建筑群同敞开的自然环境隔离开。在工业社会里,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城市突破原有城墙的界限,向周围的乡村地区发展,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变得模糊,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交错地带。到了信息社会(以美国为例),住宅大量向郊区发展,有的甚至蔓延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城市与农村相互融合。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在城市规划思想演进中,自古希腊自由之城就开始注意将城市与大自然处于平衡状态。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思想也是将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针对工业革命以后城市的污染和贫民窟等问题,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使城市溶解在农村中。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认为对自然风光的偏爱遍布于各个阶层,至少在美国是这样,因此城市和有人居住的乡村始终是一体的。McHarg的设计将城市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后现代城市中最典型的有机城市、生态城市等模型反映了对自然的回归和高度的开放性。后城市时代的中间景观(刚MiddleLandSCaDe)实际上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与农村不断融合,反映的是城乡一体化的景观。随着近代生态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日益关注,对原始的农业环境更加注意保护。 如果说霍华德等人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仅仅是一种规划理念和设想,在实际中往往很难实现,那么现代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则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形态,使城乡一体化成为了现实。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与乡村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城乡差别将不断缩小。未来判别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将不再是农业时代的城墙,工业时代的城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而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随着通讯技术的改进,未来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以及利用原有的供电和电话线等进行远程数字通信,使农村地区可以享受到城市中的服务,如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这就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中心区与外围区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居住方式将发生变化。人们的工作场所将更加自由,人们可以在路上利用车载台进行工作,也可以居家工作,这些方式部分地取代了传统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的改变将引起人们居住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居住方式将有分散化的趋势,人们将更加集中在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乡村地区。这些地区将会吸引那些可以自由地进行远程工作而相对来说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到此永久性的居住。 总之,向往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形态是城市规划史中的一条思想主线,反映了人们对城乡融合的强烈愿望。而信息技术将使这一愿望变成现实,将会改变传统的城市形态,使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变得模糊,城市与农村将更加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将不断溶解在广大的农村中。 二、农田溶人城市的意义 2.1在城市中引入农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有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 (1)生产功能。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在城乡一体化的田园城市中设想农民由于在家门口就有市场,可以减少各种交通费用,并增加田园城市的地租。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国城市绿化的一个方针是园林结合生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居民需要的各种农副产品也会剧增。城市中的农田可以部分缓解这一矛盾,增强城市自我服务功能。 (2)生态功能。城市中的农田不仅具生产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态功能。如果说其生产功能反映了农业的基本功能,也许可以在广大农村中进行替代生产,但其生态功能是城市保护物种的延续,是城市具有活力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城市中的植被可分自然植被、半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这些植被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既要保护这些自然植被和半自然植被,更重要的还是必须扩大城市中的人工植被。其中农田作物包括大田作物和果园等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工植被。时下大规模的人工草地、人工林、人工灌丛等植被需要人工作物的补充。城市中的农田是镶嵌在城市基质中的残余斑块。或者是干扰斑块,这些斑块通过绿色廊道与城市的绿色环境发生联系,并同广大的郊野农田相连,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广大农村的绿色基质扩展整个城市的植被面积,可以维持城市绿色景观的稳定和促进其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而城市中的农田则可部分处理城市污染物,具环保功能。 (3)休闲和教育功能。农田景观具有很高美感度,城市居民可以到农田中休闲。居民可亲身种植、维护和采摘等活动,对青少年具有教育功能,对老年人则是一种休闲和回忆。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起到良好的效果。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在沈阳建工学院新校区规划方案中,利用教学办公区与运动娱乐区之间160m的距离地块设置了稻禾景观带区。 2.2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的比较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比较,它可将废弃的土地利用起来,这些农田可通过社区居民进行维护,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可使拆迁的费用降到最低点,有利于居民的到访。表1是英国同样位于国会周边地区有2500儿童的居住小区内的3h平方米城市公园和城市农田的成本效用比较。 表1城市农田与城市公园成本效用比较表 成本效用比较 城市公园 城市农田 投资 75000英镑 5690英镑 拆迁费用 24000英镑 20英镑 第一年运营费用 10176英镑 4200英镑 每年成年人到访数 0 19000人 每年儿童到访数 35000人 有组织的49640人和随机的25000人 三、农田溶人城市的实现途径 英国在1979年时就有20多个社区引入了城市农田,另外还有相应的机构(Inter-ActionAdvisoryService)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法国在建设新城时引入农业景观,把农田作为绿地引入城内及城市周围,使城区的绿地、水面达到40%,并用农田作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隔离带,他们称之为建设没有郊区的新城。但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现有的规划与管理方式上,实际上农田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的聚集效应,可以创造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及很强的扩大再生产能力。农村与城市现代化大生产相比仍摆脱不了分散经营的方式,而且与房地产开发获得的高额利润相比,经营农业所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面对入世的挑战,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农业在城乡经济中更处弱势,如不加以保护,就会出现缺乏活力,甚至萎缩的状况。 (2)从现行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体制看,由总体规划和审批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进入城市边界的土地都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包括绿地系统)。城市中一般不允许有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很难在城市中久存。 (3)从人们传统的审美观看,城市规划和决策者们大都认为,农田是农村的象征,是落后生产力的表现,与先进的城市文明是格格不入的,当权者们一般不容许在城市建成区内还保留农业社会气息,即使有部分农田残留斑块,也很快会被城市公园或高大的建筑物所代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城市扩张迅猛,城市用地大规模增加,城市不断的向郊区拓展。未来的城市规划者应该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保护农田的紧迫性。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和利用 (1)将都市里的乡村改变成为农田。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城市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中,出现了都市里的村庄现象,一边是现代化高层建筑,一边却是杂乱拥挤、高低参差的农舍,整座村庄坐落于现代化城市包围之中。它是转型期城乡矛盾的集中体现。这种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收益大量流失,景观破坏严重,城市规划难以实施。在城市扩展过程中,通过城市规划体制保留城市里的村庄的农业用地,限制其发展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用地,保留难得的农用地,将可有效地解决都市里的村庄这一问题。 (2)推广社区农业化。将社区中无商业价值的废弃土地、住宅前后的空地以及屋顶等改成农用地。社区居民经营和管理这些农用地,既起休闲娱乐教育作用,又可增加社区农产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中的老年人将更愿意从事一些农业活动。青少年也可从中学到许多城市中已消失的农业文明。可大大提高整个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保留特殊生态安全战略点。城市在迅速扩展的过程中,应从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某些战略点上,保留其农业用地和农业生态系统,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通过对这些景观战略点的景观保护或改变,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并使人类为保护生态系统所付出的经济代价降到最低。这些战略点往往是城市扩展的关键点、生物迁移通道上的关键点、城市小气候的蝴蝶效应点、城市灾害的关键点等,这些必须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大部分为农业生态系统)并加以改善,是绝不能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区。 (4)保留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大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农业文明,都有其特殊的农业生态系统。这种系统是长期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有些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用地、农业聚居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的乡土生境。这些都反映了城市所在地的历史、特色,必须予以保护。 (5)保留农副产品供应链上的关键点。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中心区与原来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距离不断增加,城市菜蓝子问题日益突出,可结合保留的城市农田与城郊副食品供应基地,保证市民农副产品供给安全。采集者退散 (6)与城郊绿化隔离带结合起来。目前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建设了绿化隔离带来阻止城市摊大饼式蔓延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但绿化隔离带多采用建设人工林带的方式,大面积的农田(包括水田、旱地)变为需要人工养护的绿地,不仅提高了建设和养护成本,而且降低了城乡接合部的景观多样性。可以在绿化隔离带内战略性保留部分农田,并同城郊农副产品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又为城市提供了农副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四.结语 农田渗入城市,城市溶解于广大的农用地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城市决策者需要从生态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开发都市里的乡村、推广社区农业化,保留特殊生态战略点、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关键点和城郊防护林带中的农用地等,使农田漫布于城市用地中,创造一个清洁高效的城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