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管理咨询
返回
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工法
内容简介

  沉降观测是判断建筑物是否安全、稳定、可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地基基础变形情况和过程,来预测建筑物可能存在的地基变形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生产运行的安全,并可为消除地基隐患提供科学依据。  2.工法特点  通过对建筑物上沉降观测点作定期的观测,得到沉降量,绘出观测点的沉降过程曲线,可以看出建筑物在施工中和使用过程中随着荷载增加和时间增长的沉降过程。  3.适用范围  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  4.工艺原理  利用精密水准仪对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水准测量,同一沉降观测点,每次测量的高程与首次测量的高程之差为沉降量。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布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设置各观测对象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整理观测数据→绘制沉降曲线  5.2操作要点  5.2.1布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  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必须十分稳定,水准点的数目不少于三个,三个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不超过1000米。定期对三点进行观测,判断水准基点的沉降,根据不动的水准基点引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高程,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可靠。  5.2.2设置建筑物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基础的结构、荷重、厂区地基的情况而定。观测点布设合理,就可以全面的精确的反应出沉降情况。一般根据设计图的设计要求设置,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沉降观测点如示意图5.2.2-1﹑图5.2.2-2。  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  1.观测点本身应坚硬不锈蚀、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为突出的半球状;  3.能在观测点上垂直立尺,通视良好。  定期观测  1.沉降观测方法及要求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闭合环法施测。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还应做到如下要求: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线路进行观测;  5)在同一测站观测时,前后视距相等,不得进行两次调焦;  6)每个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取其平均值。  2.沉降观测的频次  1)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严格按图纸及有关规定执行。  2)主厂房工程:基础施工完,钢柱具备安装沉降观测点条件后开始观测,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各层混凝土梁板浇筑前观测一次,除氧器就位前后各观测一次。A列钢架在结构完工后,屋架及吊车梁安装前开始观测,主厂房围护结构施工及建筑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  3)锅炉基础:首层锅炉钢架就位固定后开始观测,以后每层观测一次,在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大板梁就位、汽包就位、锅炉水压)各观测一次。炉本体和汽水管道安装期间每半月观测一次。  4)汽轮发电机基础:零米以下结构施工完,安装沉降观测点部位施工完后开始观测,运转层平台梁、板混凝土浇注前后各观测一次,至主机安装前每15天观测一次。设备安装前测一次,凝汽器安装一周后观测一次,高低压缸下缸就位前后、汽机扣盖前后和发电机定子就位前后各观测一次。汽轮机,转子,上缸,发电机转子就位后一周后观测一次,凝汽器灌水试压和临近卸压期间,分别观测一次。汽水管道安装期间每半月观测一次。  5)烟囱:基础回填完,沉降观测点设置完成开始观测,以后每升高15-20米观测一次,钢内筒每施工30米观测一次,到顶后每月观测一次。  6)变压器基础:基础回填完后开始观测,变压器就位前后各观测一次,就位后半月观测一次。  7)当建筑物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上述工程除变压器基础外,从建成至移交生产最少每月观测一次。各部位的沉降观测次数不少于6次,工程施工期间中途停工,在停工之日,复工之时均应观测。    

专题推荐

  • ·沉降观测方案
  • ·基坑沉降观测
  • ·沉降观测的方法
    • 培训课程

    • ·优惠不断,施工技能课程五折
    • ·【超值预售】施工前期准备技能汇总
    •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要点详解
    •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详解
    • ·施工现场试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