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交流的人又很多,有些手忙脚乱,很多问题没及时回答,其中也谈到了生物接触氧化方面的问题,因时间关系只大致说了一些,很抱歉。在此再说说我对相关问题的见解,供关注我日志的朋友参考。以下有些是本人的经验之谈,有些只是个人观点,有不同意见可讨论。生物接触氧化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其中采用软性填料和弹性填料的工艺较多。从理论上讲接触氧化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少、剩余污泥少和管理方面等优点,也有不少成功的应用实例,所以看好的人很多。如上次讨论中所说的,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没有绝对先进的,只有适合的。如何根据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来选择工艺才是重要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确有其优点,但有些方面被夸大了,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1、提高处理效果方面相关资料介绍说接触氧化填料的比表面积很大,以软性填料为例,其填料纤维的比表面积可达2000m2m3以上,这没错,可填料生长生物膜后其有效比表面积就会大大下降,即使是正常生物膜厚度也是如此,因为生物膜不可能单独长在每根纤维丝上,通常大多覆盖在纤维束表面,有效部分并不是很多。如生物过厚或结球,则处理效果会大大下降。有的装置因污水量增加,将活性污泥曝气池改成接触氧化池,因填料生物膜厚度没控制好,造成生化池的处理效果不增反降,这样的事例不少的。2、填料比表面积的大小并没有多少意义填料生产厂商和相关资料上总是强调填料的比表面积,似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处理效果一定就好,这是不科学的,至少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可从几种填料的对照情况来分析。目前固定的接触氧化工艺的常用填料有软性组合填料、弹性填料和半软性填料三种,其中软性组合填料使用最多,价格也最高、比表面积最大,弹性填料的比表面积不到软性填料的十分之一(忘了具体数据),半软性填料可能更小。我曾做过填料筛选方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本类废水而言,弹性填料的处理效果明显好于软性组合填料,且价格便宜。也见过其他厂将软性组合填料更换成弹性填料后,处理效果也明显提高。当然也不是说弹性填料就一定优于软性填料或组合填料,因为还因水质和处理条件而宜,但由此可见,填料的比表面积不能说明什么,填料的选择也要从多因素考虑,不能一概而论。3、关于接触氧化工艺剩余污泥量少的问题生化过程中多余的污泥或生物膜主要有二个出路,一是主动排出系统,二是随出水流失。专业书和相关资料都说接触氧化工艺剩余污泥量较少,有的甚至认为无剩余污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剩余污泥为何会少?都到哪里去了?稍有专业常识的都知道,污水中有机物有可生化的和不可生化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也有固定固体和挥发固体组成,固定固体是无机杂质,挥发固体由微生物和有机物组成,通常挥发固体占污泥总量的60~70%,也就是说污泥中还有30~40%的无机固体,这部分固体的出路呢?实际上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艺的剩余污泥量在相同的水质条件下是基本一样的,接触氧化等生物膜工艺能减少剩余污泥量是没有依据的,剩余污泥量的多少仅与运行负荷等有关,与工艺方式是没直接关系的,如要实现无剩余污泥或基本无剩余污泥,无论生物膜法还是活性污泥法都可以做到,只要污泥负荷足够低,细菌菌体的合成速率与其解絮速率基本平衡就可接触氧化工艺的相关问题讨论(下)热度5已有1457次阅读2009-6-412:48|个人分类:技术专题|4、接触氧化工艺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污泥回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