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软件技术
返回
老龄化与住宅区设计初探

摘要:本世纪以来,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对于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背景下的普通住宅及社区设计,尝试从城市土地利用,社区设计及居住空间设计几方面来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区设计,居住空间设计,无障碍设计abstract:thecentury,china’srapidageing.thispaper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theagingofthebackgroundoftheaveragehouseandcommunitydesign,tryfromurbanlanduse,communitydesignandlivingspacedesignaspectstodoadiscussion.keywords:anagingpopulation,residentialdesign,livingspacedesign,barrier-freedesig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背景1.1中国将快速进入老龄化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1.2大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北京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一年增加8.6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从2008年的17.7%增至2009年的18.2%,截至2009年底,上海全市户籍总人口1400.70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2.5%。如何应对劳动人口减少、社会保障费用增加的挑战,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得健康,实现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承载体,对于老龄化社区及建筑设计将会提出与现有社区及建筑不同的要求。1.3中国老龄化特色1.中国快速老龄化与中国的快速城镇化两种现象并存,同时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工作及服务模式快速网络化。2.未来社区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人口结构呈现倒三角形。3.商品房70年使用年限,意味着其将承载居住者年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4.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工作、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5.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接受慢,面对中国服务模式快速网络化适应力低,但因为行动能力降低又需要便捷的服务,如网络购物等,因此将催生一批结合现代网络系统和传统商业模式的服务便利商店,既可以提供便捷服务,又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学习新生事物。1.4相关的规范及有关未解决的问题目前社区及建筑设计多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进行设计,而这两本规范尚未充分考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999年国家建设部及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2003年颁布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20402003)规范将老年人建筑分为四类:老年住宅,老年公寓,托老所和养老院,其仅仅解决了少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老年人的需求,而没有覆盖社会普通老龄化带来的多数老龄化人口的需求。1.5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日本的老龄化对策:1995年,日本制定了《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明确提出要在就业、医疗、福利、退休金、生活环境、社会参加等方面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社会体系,从而建立每个国民都能终生享受幸福的老龄化社会。其后,日本政府以该法为依据制定《高龄社会对策大纲》,提出要重视预防和准备,发挥社区作用,支持老年人自立,加强不同世代间联系等。2004年,日本修改了《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要求雇主在2013年3月31日前逐步将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幷采取措施促进中老年人再就业,以达到既确保劳动力,又推迟退休金支付年龄,节约社会保障费用的目的。案例:在日本位于千叶县的柏市,离东京约40分钟车程,人口40万,是一个典型的卫星城。2010年,该市与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和都市再生机构签订3方合作协议,以柏市高龄化较严重的丰四季台社区为中心,就建立地区综合医疗护理体系和创造实现老年人生命价值的就业机会等2个课题进行试验,探索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和社区模式。丰四季台社区建设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后,是一个有4700户家庭的大规模社区,目前老龄化程度已超过40%。2004年起,柏市分期对该社区进行拆除重建。在其规划中,老龄化社会成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新社区通过信息网络连成一体,老年人可随时向医院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实现远程医疗或在家医疗看护。社区在农业、生活支援、育儿、社区公共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岗位,既弥补人手不足,又增加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对退休后重新就业的老年人的跟踪调查表明,工作对增进老年人身体健康,防止老年人孤立,降低医疗费用效果明显。本文针对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背景下社区设计的普通住宅设计课题,尝试从土地利用,社区设计及居住空间设计,包括全生命周期户型设计,消防安全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几方面来做一个探讨。二、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2.1工作、服务及居住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现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将居住与工作截然分开,同时工商管理上,也不允许在居住空间内开业及工作。而未来随着老龄人退休年龄推迟,网络社会的到来,就近及在家工作模式的增多,生活居住与工作空间呈现高度混合的趋势,现有的生硬的土地利用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应当作出适当调整。2.2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未来老龄化社会到来时,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将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而要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要求土地利用更加紧凑、细致、容积率合理,避免低密度粗放型土地利用。道路系统及管理系统高度发达,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要求。三、老龄化与社区3.1养生社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居住者对于社区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者要求社区更加生态环保,有更多的绿化及新鲜空气,更加适合于养生,延长居住者寿命。3.2工作及居住混合社区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人口呈现倒三角形的结构是可以预见的,届时为了降低社会保障成本,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因此,社区将混合居住及工作,soho工作室等多种空间形态,不同空间形态的合理组合及区分,是设计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3.3社区物业及服务由于老龄人活动能力减弱,他们要求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更快捷的日常生活用品采购方式,因此,社区应该设置适当的社会化生活服务设施,同时这些生活服务设施要一店多能,如便利店同时承担水电煤缴费服务等。开放式的社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封闭在大型住宅区内的社区中心,能够更好地为周边住区服务。开放式的社区中心的功能包括便利店,电器维修,代步工具维修,服装洗涤,宠物店等。3.4预警及安全老龄人突发情况较多,因此要求物业部门完善室外监控网络,加强社区巡视。另外,老龄化社区往往设有老人活动场所,如棋牌室等,对于这些场所的监控,也应该纳入社区物业监控系统。老龄人突发疾病等状况出现概率较大,特别是独居老人出现这种状况时需要外人协助,因此需要完善室内报警系统,以便第一时间救治。


中国某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系统
循环额度贷款
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系统方案
担保贷款软件系统解决方案
贷款中介系统开发
贷款营销受理系统产品宣传手册
贷款管理软件之app移动开发方案
贷后管理业绩考核工具和方法
信息发布:名易软件http://www.myid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