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 | ||||||||||||||||
摘要:本文阐述了住宅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和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特点,并从宏观上分析了新农村住宅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新农村住宅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住宅设计;存在问题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residentialimportantsignificancetopeople’slifeandthebasicprinciple,guidingideology,featuresofthenewruralresidentialdesign,andanalyzesproblemsofthenewruralresidentialdesignandconstructionandthethoughtofdoingwellthenewruralresidentialdesignfrommicroscopically.keywords:residentialdesign;existingproblems中图分类号:tu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孟子曰: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哉居室。其大意是说:摄取有营养的食品,可使一个人身体健康,而居所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三元经》云:地善即苗茂,宅吉即人荣。《黄帝宅经》指出: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英国前者首相丘吉尔也曾说过:人造房屋,房屋塑造人。现实生活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作为人生四大要素(衣食住行)之一的住宅,与人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住宅即生活。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住宅。住宅作人类日常生活的物质载体,为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与千家息息相关。住宅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住宅即生活,这一观点其实在某种程度暗合了孟子的居可移气思想。2.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先行建设部提出农村整治的主要目标是:道路硬化、统一供水、房屋整洁、人畜分离,水冲厕所、沼气入户、环境优美、林果成荫、文明和睦。新农村住宅区规划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村镇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中心镇和试点村规划建设水平,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为重点,以建立健全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机制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引导和经验交流,全面推进村镇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总之,新农村住宅区规划十分重要,要力争做到既有前瞻性,又能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3.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基本原则新农村住宅,首先它属于住宅,所以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对农村住宅也是适合的。但其内涵侧重点是不同的:3.1安全除了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外,更强调重视抗震、防灾、防盗。对于抗震,汶川大地震有过沉痛的教训,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农村建房往往不安装防护栏,防卫意识淡薄,致使盗贼轻易入室盗窃的案件屡屡发生,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3.2适用应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农家生活和生产需要为依.据,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3经济对农村住宅,我们更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体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三节原则。3.4美观在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对新农村住宅,更强调弘扬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具有地方特色或具有民族风俗和富有乡土气息的特征。4.新农村住宅的设计指导思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在《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等重要讲话中还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新农村居民生活为核心的规划和设计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新农村住宅设计指导思想中的首要问题。第二着力排除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的功能空间。第三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既继承又创新,既创新又保持地方特色。第四千方百计改进结构体系,做到运用灵活,轻隔方便,便于改造,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五加强对新农村住宅室内装修的正确引导,提倡自然、简洁、温馨、高雅、安全、舒适、有利身心健康和节约空间的居住环境。尽可能减少华而不实、盲目攀比、侵占室内空间较多、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和使用有毒有害建材的现象发生。5.新农村住宅的特点新农村住宅是以农村家庭为单位,聚居住生活和生产活动于一体,并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住宅。它不是城市住宅、洋房,更区别于别墅。新农村住宅有以下特点:5.1使用功能的双重性。生活和生产。5.2持续发展的适应性。便于改造。5.3服务对象的多变性。不同区域生活习惯不同。5.4建筑技术的复杂性。功能复杂,资金缺乏,同时受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影响较多。5.5乡土文化、地方特色的独特性。应考虑历史文化、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等诸多因素。6.当前新农村住宅设计和建设存在的问题新农村住宅建设存在重住宅轻环境、重面积轻质量、重房子轻设施、重现实轻科技、重近期轻远期、重现代轻传统和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其普遍存在问题可概括为:一是设计理念陈旧;二是建筑材料原始;三是建筑技术落后;四是组织管理不善。其中首要问题是设计理念陈旧。影响农村住宅设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有:6.1多种渠道的宣传误导不少地方在农村把用资各种支持扶持起来的小康住宅区、洋房、别墅等政绩工程作为典型,向其它农村地区推广,脱离农村实际。6.2设计人员压力大有的地方领导不懂规范也不学管理,甚至不遵守法律法规,凭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办事。在这种高压下规划、设计人员常常变成贯彻长官意志的制图员或赶进度的绘图机。6.2设计队伍鱼目混杂6.2.1设计市场化,导致某些设计单位,一切以效益为重,以业主和地方长官意志为重。6.2.2从业人员忽视应尽的职责和基本的职业道德,脱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6.2.3县级设计队伍里建筑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加上收费低等因素形成恶性循环。6.3先期调查研究工作投入不够虽然不少地方政府,领导也很重视农村的住宅设计和建设,但就从整体来看,依然缺乏实质性投入和符合实际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其结果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6.3.1缺乏专门从事农村住宅设计研究的人才队伍,由于农村条件差,设计市场效益低,所以很难吸引人才专门研究农村设计。很多设计任务和设计竟赛都是根据行政命令下达的,不少设计人员,未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仅根据个人的理解去忽忙应付,提交成果。6.3.2一些从事农村住宅的设计人员认识上有误区。一是认为新农村住宅既然有一个新字,就和小康住宅、城市住宅无异了。二是认为农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低,自己比群众聪明,不愿深入基层,习惯于伏于院所进行研究,其成果自然很难指导农村住宅的建设。6.3.3某些设计竞赛是为竞赛而竞赛。一是竞赛期限短、任务急,即使想去搞调研,也没足够时间去安排,更谈不上让公众去参与。二是评委绝大多数是研究城市建筑的,评奖结果难免有偏差。6.3.4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广泛深入的讨论。7.把握新农村生活的脉搏设计好农民的家园我国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专业人员应该首先树立起重视农村住宅规划和设计的观念,无论是建筑师、规划师,还是其他专业人员,都应积极投入到新农村规划和设计的研究工作中去,以饱满的热情将自己的知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不断改进设计方法。防止出现五只现象,只用城市的生活方式来设计农村的生活方式;只用现在的观念进行设计,只用以我为本的观点来进行设计,只用简陋的技术进行设计,只用模式化进行设计。总之,只有不断更新理念,把握农村生活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设计。参考文献[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2]张万方.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简明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骆中钊,王学军,周彦.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骆中钊,张惠芳,宋煜.新农村住宅设计理念[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